数学是初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终身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今年接手的这个班级,数学学科成绩很不理想:孩子们基础知识薄弱,概念记不住,计算做不对,理解能力差,学习兴趣低。课本上抽象的数学公式和运算法则,如同“清规戒律”一样枯燥而又刻板,冷冷地打在孩子的心上。怎么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困难且饶有趣味,如何使学生愉快地接受自己,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个考验。
新教育研发卓越课程为我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扉:在“过一种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价值引领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带领学生经历体验、合作探究,建立知识与世界、与自我的内在联系,将所有与伟大知识的遭遇转化为智慧,从而使师生生命更加丰盈。
为了让学生不觉得数学枯燥乏味,我尝试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整合创新。
一是用比喻的方法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在学习乘方时,一些同学对于(-2)4与时-24,结果总是搞不清,我这样教育学生:“括号如同小房子,乘方运算复制全。失去括号独飘零,指数底下顾影怜”。讲完后,我让学生比较分数带指数的题目,他们也很快正确的辨析出不同来。还有同学解方程时移项总是忘记变号,我就对同学们说:“移项好似去走亲,改变形象跨河心。不移好似家中坐,真情一片等知音。”,学生在开心中解决了移项问题。
二是用神秘的手段把苦涩的知识智慧化。如在学习代数式这一章时,我对每个同学说:“把你生日日期后加上0,乘以2,加上341,得数乘以5,加上你的月份数,最后减去咱们学部班级番号——1706,我就能知道了你的生日月份。”学生一听,顿时有了兴趣,纷纷动手运算,算出结果后,我对着数据,一口喊出他们生日日期,同学们都惊呆了,说老师你可真会“算卦”呀!我告诉同学们,不是我会算,而是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那就是代数式,让它来告诉你们其中的奥秘吧。设你出生日期为x月y日。(20y+341)×5+x-1706=100y+(x-1)。如你算出数据为2502,则y=25,x-1=2,x=3,出生日期为3月25日。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在心中从此种下了一颗探究数学知识奥秘的幸福种子。
三是用图像把应用难点形象化。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对于选择方案问题,我发现教材中里面分类讨论较多,学生不易理解其中内容,且对于时间超过350分钟的部分解释也不透彻。教材安排这个例题,难度太大,表中关系错综复杂,我个人觉得此例题放在七年级上学期似乎有点早,因为还没有学习不等式,学生只能用代数的方法逐渐去试。于是我便画出图像让学生试着解读信息,一条红线与一条黑线分别代表两种收费方式,交错点在270分钟付款数相同。线段或射线的高低代表收费金额的多少,学生们在直观的图像里理清思路,走出迷雾。
四是利用多媒体把最值问题动态化。很多学生在求点的运动轨迹时不知道如何去求,究其原因是点如何运动,是沿什么路径运动,学生觉得很抽象。我就利用绘图软件画出图形变化轨迹,学生在动态的图形中找到了方向。我对同学们说:“生命的长久在于运动,几何的丽美也在于运动。这些点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我们在欣赏美得同时要从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它运动的轨迹上寻找那个最佳位置点,而这就需要你们具备足够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变通才能摘下那颗悬挂在高处的明珠。
五是利用情境把书本还原生活化。数学课难在思维开发上,怎样才能让学生智慧开窍,这就需要好好研究教材教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我想数学来源于生活,那就应还原于生活。从课本走出来,让学生经历问题中的情景,他们才能获得心灵上感应,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打开智慧的大门。如在学习行程问题中,对七年级上册教材107页第10题的解析,学生总是不理解。于是我让几名同学走到台上,演示小刚与小强的行驶过程,体会里面的等量关系。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趣,观看着他们几位的演出,在欢笑中立刻明白了相遇前小强行驶路程与小刚相遇后行驶路程相同,但两人时间却不同的道理。数学不是复杂枯燥的数字,而是跳动着灵感智慧的音符,伴随同学们走过一程又一程。
朱永新教授说:“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话,课程则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时,才会有教育的精彩涌现。”他认为,卓越课程应该经历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卓越课程应该是充满惊奇,触及灵魂,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
教育就是一场美丽的遇见,在相遇中,只要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唤醒了一颗颗沉睡种子的梦想,你,就是一名幸福的老师。虽然我的数学课程还处在“研发”阶段,甚至有些“拙劣”,距离“卓越”还很遥远。但我坚信,行动是开展新教育的不二法门,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出发就会到达。
谨以此诗送给那些追梦奋斗中的莘莘学子:
|编辑| 薄文联 |审核| 宋庆祝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莒南县临港实验中学
电话| ****
地址|莒南县坪上镇文萃路1号
![]() |
![]() |
![]() |
![]() |
![]() |